环球快资讯:《忠犬八公》从八公到八筒:经典电影的民族化改编

2023-04-20 14:56:52   来源:光明网


(相关资料图)

原标题:从八公到八筒:经典电影的民族化改编

“忠犬八公”讲述了一条名叫“八公”的狗和主人的传奇境遇。这段发生在1925年日本的真实事件,后来被日本和美国进行影视化改编,先后诞生了1987年日版电影《忠犬八公物语》以及2009年美版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两部作品成为跨越地域、国家、民族的共情催泪弹,让全球观众对“忠诚”产生了更深刻的体会,形成了更立体的记忆。2023年3月31日,中国版《忠犬八公》上映。如何在经典之上再造经典,改编成了重头因素。

要想实现经典电影的本土化改编,需要从注入民族符号和实现民族表达两方面下手。

笔者认为,实现民族化表达是这部影片改编的关键。所谓民族化,即运用本民族独特的外在符号、内在表达来展现作品的内容和思想,使作品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气质。改编外国经典电影,首先应该将故事进行“解剖”,保留简单的“主体骨架”。然后再将中国本土化的符号有机镶嵌在“主体骨架”上,这在形式上有效推进了民族化。对国外经典电影进行民族化改编,需要完成注入外在民族符号和实现内在民族表达两个步骤。首先是注入外在民族符号。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代表性符号,有一些甚至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关联,如熊猫就是中国的代表性符号。

为了让八公的故事更有中国本土特色,影片将秋田犬“八公”换成了中华田园犬,此外,还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了中国西南地区典型城市——重庆。冯小刚饰演的大学教授陈敬修性格老实本分,陈冲饰演的妻子李佳珍性格泼辣直爽,片中夫妻二人的逗趣生活将川渝人民的鲜明性格表现了出来。为了讨好爱打麻将的妻子,陈敬修特意给狗起名为八筒,体现出川渝地区的麻将文化。陈敬修每天要乘坐过江索道到江对面上班,影片还借此展示了重庆独有的穿楼而过的单轨地铁和横跨长江的索道。这些极具本土元素的生活细节还原了浓厚的市井生活,让国外经典电影实现了中国气质转型,有效防止故事出现水土不服的设定。

文化符号犹如一条条线索,承载着电影这一拥有丰富文化信息和内涵的载体。然而,只有符号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保留原本戏剧内核的基础上,将其自然巧妙地融入故事中。电影通过温婉含蓄的情感传递忠诚和爱,这使得中国版《忠犬八公》在演绎情感时更贴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夫妻俩在一起生活的时间长了,多少会产生一些隔阂和矛盾,八筒的出现让老夫老妻之间羞于启齿的关心有了一种更加隐晦自然的表达。在外打拼的孩子会以想念八筒为由给陈敬修夫妻俩拨通电话,此时的八筒又成为连通孩子和父母之间那座天桥。

一部国外的经典电影能否成功实现民族化改编,甚至再造经典,重点不在于影片中民族元素的数量,而在于能否运用本民族的表达方式塑造人物,真正让角色变得立体鲜活。要让民族元素有机服务于民族表达,以独特的民族情感实现作品和观众之间的共鸣,如此,才能产生更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质文艺作品。(作者:刘长宇,系四川文理学院讲师、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会员)

标签: